制导模块。这些模块采用的标准接口,能够跟任何标准口径炸弹搭配使用,而且不需要做任何的改进。
与普通的激光制导炸弹相比,钻地炸弹的区别,也就是配备的战斗部。
为了提高穿透能力,钻地炸弹的弹体由报废的炮管制成,而且是质量更好,保有量也更多的舰炮炮管。常用的1000千克级钻地炸弹,使用的是150毫米舰炮的炮管,而2000千克级炸弹使用的200毫米舰炮的炮管。理论上,1000千克级钻地炸弹能穿透15米厚的土层或者是3米厚的混凝土。
这个穿透能力,足以摧毁99%的军事目标。
8架“攻-11a”总共携带了16枚1000千克级钻地炸弹,需要确保摧毁的目标也就只有6个。也就是说,只需要37.5%的成功率,就能够摧毁全部目标,而“攻-11a”在波沙湾战争中的打击效率超过80%。
为了保密,也是为了达成突然性,这些“攻-11a”都是从帝国本土的机场出发,飞行了近10个小时,在投弹之前还进行了2次空中加油,而且全程保持无线电静默,甚至没跟预警机通信。
在作战行动开始后,斯兰驻军司令部才告知前线指挥官,为“攻-11a”机群留下半个小时的投弹时间。
跟在“攻-11a”后面的,就是由“攻-8fz”率领的防空压制编队。
要说的话,帝国空军也下了血本。
为了摧毁保护特里凡的防空网络,帝国空军不但出动了12架“攻-8fz”,还派来了20架“战-16ad”。
从编号就能够看出,“战-16ad”是专用防空压制战斗机。
之前,帝国空军一直用“战-10ad”执行防空压制任务,而且严格说,“战-10ad”并不是专门的型号,而是对“战-10a”的火控软件进行升级,使其能挂载与使用反辐射导弹攻击防空雷达。理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