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伤亡了233名官兵,其中伤员占绝大多数,有20多名官兵是因为没有及时从炮击区域撤出,结果被己方炮击误伤。真正在战斗中阵亡的官兵,不会超过50人,而且大部分被敌人狙击手击毙。
显然,按照这个状态打下去,梵军很快就会被全歼。
在21日上午,梵军动用第11装甲师与第34机步师的主力部队,发起了交战之后的第一场反击行动。
其实,也是最后的反击行动。
以当时的情况,梵军再按兵不动,恐怕两个主力师在跟第十七装甲师遭遇之前,就会被彻底击溃。
关键就是,帝国空军一直在打击部署在杰伊瑟尔梅尔附近的梵军装甲部队。
要说的话,更像无差别轰炸。
毕竟,在西边的地面进攻与空军没有多少关系,也就只需要保持2到4架前线攻击机在战场上空待命,等候战地指挥官召唤。结果是,空军安排的几百架前线攻击机、重型攻击机与多用途战斗机大部分处于“待业”状态。即便不考虑与陆军抢功的问题,也总得给前线航空兵找些事情做吧。
再说,战场遮断是战术航空兵的主要任务。
在19日,帝国空军的前线攻击机出动了上千架次,在杰伊瑟尔梅尔外围投下了数千吨炸弹,而且主要轰炸第11装甲师与第34机步师驻扎的南部郊区,尤其是跟第十七装甲师进攻区域相邻的阵地。
因为弹药过于充足,或者说没有其他目标可打,所以在战斗当中,前线攻击机会朝任何可疑目标投下炸弹。
打击目标都在城外,不用担心会误伤平民。
可见,空中打击再持续几天,梵军的两个主力师就没主战装备可用了。
梵军在这种情况下发起反击,结果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
其实,这场战斗跟第十七装甲师没多大的关系,或者说第十七装甲师派去跟梵军决战的装甲部队没能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