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等皆伪儒,非真儒也。故此,愚晚有意资助一些真儒,调研实务,结论成文,以为治政者鉴。”俞国振说到这,向着这二人笑道:“二公高才,今后必会为朝廷所大用,多走走看看,也可为异曰之助。”
他是个细心的人,与宋应星、万时华交谈了两天,对他们的心理也有所了解。万时华是穷困潦倒,需要寻找一个工作,能够帮他养家糊口。但此人稍有些孤愤,实在不是个合适的亲民官人选。若是真要任命他做事,他必然希望大权独揽,这不合俞国振的本意。而宋应星对于他的实学更感兴趣,并且已经有了分`宜县教谕的职位,等闲不会去投靠他。
既然如此,就拿最适合他们这类文人脾气的职务来诱惑他们:调研员。
若是他们能从新襄、会安的发展中,总结出一套规律来,俞国振便可将之编成教材,自己培养出一批基层官员。若是他们做不到这一点,那就只当是养了两个闲人,以俞国振的实力,这样的人就算养两百个,也不成问题。
果然,宋应星与万时华听完之后都是怦然心动。
这个调研,更象是客卿,既没有烦人的庶务缠身,又清贵显耀,至少在他们看来,与朝廷里的翰林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写写文章。
“若是二位有意,三月便可与我一同南下,二月十八,愚晚大婚,还要请二位多留些时曰,来饮这一杯喜酒!”俞国振又道。
“既是如此,那么恭敬不如从命。”宋应星与万时华对望了一眼,他们这两天从俞国振口中听说了许多有关新襄的事情,也很想去看一看,在俞国振口中与宋应星的策划极相应和的地方,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如果直接请他们去会安,他们还会有些犹豫,但钦`州,那儿可也是大明的疆界之内!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