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要求,只是打了个折——三十万两。
钱搞定了,接下来是搞人。首先是辽东巡抚,毕巡抚死后,这个位置一直没人坐,袁崇焕说,干脆别派了,撤了这个职务拉倒。
崇祯同意了。
然后袁崇焕又说,登州、莱州两地(归他管)干脆也不要巡抚了,都撤了吧。
崇祯又同意了。
最后袁崇焕还说,为方便调遣,特推荐三人:赵率教、何可纲、祖大寿(他的铁杆),赵率教为山海关总兵,何可纲为宁远总兵,原任总兵满桂、麻登云(非铁杆),另行任用。
崇祯还是同意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请示任用这三个人的时候,袁崇焕曾经说过一句话:
“臣选此三人,愿与此三人共始终,若到期无果,愿杀此三人,然后自动请死。”
此后的事情证明,这个誓言是比较准的,到期无果,三人互相残杀,他却未能请死。
至此,袁崇焕人也有了,钱也有了,蓟辽之内,已无人可与抗衡。
不,不,还是有一个。
近十年来,历任蓟辽总督,无论是袁应泰、熊廷弼,王化贞,都没有管过他,也管不了他。
“孤处天涯,为国效命,曲直生死,惟君命是从。”
臣左都督,挂将军印领尚方宝剑,总兵皮岛毛文龙泣血上疏。
决定袁崇焕想杀掉毛文龙。
这个念头啥时候蹦出来的,实在无法考证,反正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杀人动机,只有四个字:看不顺眼。
当然,也有些人说,袁崇焕要杀掉毛文龙,是要为投敌做准备,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新鲜,三百多年前袁崇焕快死那阵,京城里都这么说。
但事实上,这是个相当无聊的讲法,因为根据清朝《满文老档》的记载,毛文龙曾经跟皇太极通过信,说要投敌,连进攻路线都商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