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银行,将它们的交易权利全部收回,拿回占全国近半的白银储备,很多原本需等到第三个五年计划才开工的项目也能提早开工。忧的是开放力度太大,很容易导致被外资渗透慢慢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尤其是币改后两年就必须开放保险、民元结算这几项,可以说风险极大。而蒋方震则担忧500国防交换生会使一些先进战术和作战思想外泄,导致将来的对手愈加难以对付。
怀揣着各种各样心思的白银谈判就在这种氛围下抵达终点。
国会上,贝祖贻代表财政部首次公开了政府和欧美达成的经济合约。一石激起千层浪,国会议员们同样有着蒋方震等人的担忧。汪兆铭趴在桌上,逐字逐行的分析着合约每个细节。从程城法案后,他已经有些走火入魔,满脑都是如何打击国社和杨秋,实现黄克强等民党老一辈的梦想。
但让他奇怪的是,合约内虽然充斥着要开放给外资的项目,但核心的货币权等国家利益却完全看不到。这让他心底生疑,欧美明摆着是冲打压民国,破坏经济建设来的,所以他到底靠怎么保住核心利益的呢?到底是什么交易能让欧美放弃到手的利益?要知道和核心货币权相比,这点外资只是表面吓人。
汇报还在娓娓的进行下去,越到后来,听取汇报的国会议员们越是心头沉重,就连占大多数的国社议员都觉得,杨秋这次过于托大了。一口气开放价值50亿美元的外资领域,相当于让外资重建一个目前的工业规模出来。这就是说5年后,民国国土上就会出现两个打对台戏的工业资本集团!民国本身就没彻底掌握核心制造业,一次开放这么大,等人家产品出来质量和技术压过自己,自己的工厂岂不是要倒闭了?
汪兆铭对经济不甚精通,但民党内却有经济高手,这就是如今的水利部长廖仲恺。对这个廖仲恺,汪兆铭是既觉得好却又很头疼。好是因为他在程城法案后一跃取代伍廷芳成为民党仅有的政府部长,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