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廖仲恺已经隐隐成为民党少壮派领袖,与李烈钧成为民党军政方面的两大支柱。这些少壮派和他们这些人不同,思想温和希望停止与国社对抗,转而专心做在野党监督政府,为此还积极推动与共和党的合并。
更重要是,两人已经隐隐威胁到他在民党中的地位,连章士钊都数次表示两人有接任民党主席的能力。
但这种经济问题又不得不求教对方,最后只得靠过去悄悄问道:“仲恺,这个合约非签不可吗?”
从地方一跃进入中央,廖仲恺自己也有做梦的感觉,所以在水利部长位置上竭尽全力,总希望能做出些事情来,扭转国人对民党的误解。所以他对此次合约中涉及水利的项目格外关注,听汪兆铭问自己,连忙说道:“不签就是一半的白银收不回来,白白耽误数年发展时间。我的建议是签,你看这里面的几个大水利项目,靠我们自己没五年别想开工,现在可以先搞起来,省事多了。”
“可这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要是洋人到时候擅自提价什么的,我们很难约束。”汪兆铭还是很担忧。但廖仲恺却不这么认为,反问道:“提早五年和管理困难相比,季新兄觉得哪个更容易弥补呢?”
汪兆铭没回答,他也知道时间更重要,毕竟早五年建设和晚五年是两码事,但却又觉得太便宜杨秋了。他现在最想知道杨秋到底是怎么想的,可后者偏偏暂避武昌,拉出个毛都没长齐的贝祖贻顶在前面解释合约,让人感觉是拳打棉花无法发力。合约是不得不签,不签国家经济更加困难,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对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都要进入修生养息发展的民国来说最怕就是耽误时间。
但他最想知道杨秋到底出卖了什么东西?他可不信这份合约会如此简单,手上明明握着可以翻盘的实力,却用这种方法结束!只能说那个人还有后手。但这个后手是什么呢?他到底打什么算盘呢?中国的崛起难道非他不行吗?自己和民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