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姓不大。”蒯良见出了刘表的犹豫,口气也松了一些:“刘修已经占了并州、凉州,很快又要占益州,天下三分取其一,并凉有精兵,益州有粮赋,他的实力已经足以撼动天下,朝廷不可能不做防范,再任其占据荆州。我倒是觉得,朝廷有可能会用荆州来遏制他的实力进一步膨胀,而使君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刘表眼神一紧,若有所思。过了一会,他突然笑了起来:“子柔,你果然是见识过人。这样吧,我向朝廷上表,顺便推荐你去洛阳为官,可好?”
蒯良暗自叹了一口气,心道刘表还真是精明,连这点小心思也瞒不过他。他的确有这个想法。刘表到荆州五六年了,原本他们的确想支持刘表自立,在乱世之中分一杯羹,可是时间一长,他们发现刘表这人虽然名声很大,学问也不错,却不是在乱世中争雄的合适人选。眼下襄阳打得不可开交,他却在江陵开办学堂,开办学堂也没关系,刘修在并州、在关中都有开学堂之举,可刘修办学堂求名声在其次,赚钱才是最主要的,并州豪强、关中豪强都从中得到了不少好处,刘表呢?他就是和一些大儒研究经学,名声倒是有了,利益却一个也无。
求名不是问题,可是如果仅仅是为了求名,那就不值得了,特别是眼下乱世,正是需要大量财力物力的时候,把有限的资源投到那些地方去,绝不是个明智之举。蒯良后悔了,他想借着劝说刘表重归朝廷的时候离开刘表,到洛阳去做官,可是没曾想刘表打仗不行,对人心的把握却不弱,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
“使君谬赞,良不敢当。”蒯良一本正经的说道:“我蒯家愿意追随使君,为朝廷效力。”
刘表心里一阵冷笑,倒也不点破,这个时候和蒯家翻脸可不是件聪明人应该做的事,他之所以这么说,只是不希望蒯良把他当傻子。
“能得子柔兄弟襄赞,是我的荣幸啊。”刘表摆摆手,示意蒯良起来:“既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