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制的衣物最能御寒,李贤有心为麾下军将们装备这种皮袄。
让别人做的话,还要花费银钱,可让流民营来做,就完全不需要客气了。
想到这里,李贤便将动物的皮毛交给国渊,让国渊转交给流民,完成加工制作。
每日里,流民营中都是一副热火朝天,干劲十足的景象,为之付出的代价便是:剧县的粮秣很快就要告罄了。
为了维持流民最基本的食物要求,李贤动用了剧县的军粮。
一开始,周东昌便警告李贤,如果不想想办法,军粮很快就会见底。
老百姓没了粮秣吃食都会生出逃难的想法,军卒要是没了食物,他们又会怎样?
直到这时候,李贤才意识到之前自己作出置换粮秣的举措有些过于草率了。
越是兵荒马乱的年月,粮秣越是值钱。
真正被强敌围城的时候,金银如同砂石一般,毫无用处,唯有实打实的粮秣才可以活人性命。
许久无战事的北海国虽然也积攒了不少粮秣,可却也没有肆意挥霍的道理。
想到这里,李贤决定改变方针政策。
以后的军械买卖都须得用粮秣来置换,不然的话,一概不许。
与此同时,李贤打算暂缓与公孙瓒的米粮交易。
反正有了那二十大船的粮秣,已经足够公孙瓒度过这个寒冬了。
至于袁绍,想必他不会在这不利于大军出行的日子里强行出兵。
春暖花开的时候才是军卒征战厮杀的最好季节,冬季,正是休养生息的大好时机。
兖州,吕布依旧在横征暴敛,哪怕治下的百姓十室九空,他依旧没有收敛的意思。
这时候,陈宫连出言提醒的兴趣都没有了。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在陈宫看来,吕布的败亡只是时间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