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今年考试人员分成三部分考试,这样即使有同年及第也分成了三个党派,明显凝聚力就弱了不少,哪怕党争,危害也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另外因为明年的考试姓质,三级考试还没有确立,李存焕决定所有人来考会试都接纳,不过下次科举会试参加者必须有举人身份。
对于兵备则是武举,李存焕亲自捉刀,耶律阿保机和杨师厚为副考官。因为是武人出身的关系,李存焕非常重视武举,明确表示武举只能够是讲武堂学员才可以参加。同时加大各地对讲武堂的建设,李存焕要求户部拨银两,工部负责建设,兵部安排教导,两年之内李存焕治下所有州都必须最少有一所讲武堂。
李存焕为了提高讲武堂学员的地位,特地让中书省下诏,讲武堂学员见官不需要跪拜。而这个待遇,在文人当中只有秀才以上才有。
科举的事情李存焕还没有忙完。第二天,燕京府府尹就找李存焕哭诉了。因为这些年李存焕加强对燕京府的建设,每次战争胜利都会从当地拉一批富户士兵迁到燕京府,导致燕京府人口上升,到现在燕京城内人口已经达到四十万,在燕京城外的乡镇人口达到一百二十万人,整个燕京府人口已经达到四十八万户,二百万人。
燕京府府尹要求扩建城墙,在外城加建一道外城。还要粮食价格也伴随着燕京府人口越来越多而价格高涨。也幸亏燕京府早早就被李存焕有意引导为手工业城市,以纺织业、陶瓷业、海盐为三大支柱,减少人口对土地的依赖。
其中纺织业因为采用新式纺织机生产,每年出产布帛达到十四万匹,大部分出口关外、曰本、平卢等地。
陶瓷业也是以出口关外、曰本等地为主,每年关税就已经有四十万贯。
不过最重的还是海盐,芦台盐场是北方最大的生产海盐基地,每年为李存焕赚取一百万贯钱。因为手工业发达,所以收容了不少工人,毕竟耕田,一个燕京府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