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给手下收好,等到再下葬的时候,还得给人家摆上。在此之前务必严加看管,磕掉一个花瓣儿也赔不起。接下来该起内棺了,此时此刻,围观民众全盯着那具黑檀木的棺材,仅在外椁中就这么多金子,棺材里头指不定还有多少陪葬的珍宝呢!
旧时迁坟老例儿多,死人不能见天。费二爷想得周全,早就准备好了杉篙、苫布,几个干活儿的民夫手脚麻利,没一会儿便搭起一座天棚。再次转动绞盘,将黑檀木的棺材抬出,稳稳当当停在金丝楠木椁旁边,檀香气味越发浓烈。看热闹的全瞪大了眼,想在开棺的那一刻,瞧瞧棺中这位达官显贵的尊荣。怎知黑檀木的棺材浑然天成一般,看不出任何缝隙,连根绣花针都插不进去,鸭嘴撬棍也派不上用场,又不可能大刀阔斧地劈棺。在当时来说,这样一具檀木棺材,怎么也得千八百块银元,劈了谁赔得起?费通急中生智,叫来虾没头和蟹掉爪,让他们前去搬请一位高人!
4
费通让虾没头和蟹掉爪带上他的片子,赶紧搬兵请将,找个懂行的来。找谁呢?宝和桅厂的老当家——鼎鼎大名的老木匠田宝和。宝和桅厂又叫宝和寿厂,说白了就是棺材铺。老天津卫将干这一行的人叫“大木匠”,也有叫“斜木行”的,因为棺材前头大、后头小,前头高、后头矮,木匠干活儿时放的都是斜线。开棺材铺看上去不显山不露水,但在过去可是属于暴利行业。世上从无不死之人,没钱的主儿倒头了,好歹也得买口薄皮匣子;有钱人家的棺材则贵到离谱,大小、样式、木料、做工全有说道,多少钱的都有。田宝和技艺精湛,开设了宝和桅厂,买卖干得不小。家里头五儿二女,五个少东家子承父业,大小连号开了十几家,在南方包了一座山头,专供他们家的木料。这么说吧,天津卫九河下梢十里八乡,凡是坟地里埋的,得有一半是宝和桅厂的棺材。
当年的手艺人以地方分派别,称为某某把,北京帮的工匠称为京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