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东南一带这三年到处都富得流油,还越打越有钱了......现在真是百业繁荣,万民富庶,我在上海当了十来年的知县、知府,就是这两三年的年景最好了,干什么买卖都挣钱。而且还不止上海府一地如此,据我所知,江南省所有的州府都是一派繁荣!
一亿的兵费虽然不少,可是大明东南现在的状况,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现在发生在大明东南的,其实是“战争景气”,资本主义时代中一个很常见的经济现象!
罗大公当然没听说过,但是朱慈烺却是知道的!
虽然他这两三年都没怎么回南京,但是大明东南出现的战争景气现象,却早就被他所掌握了。
这种经济现象对于现下的大明东南而言,其实是理所当然的!
因为大明东南是一个规模巨大的手工业制造中心,每年可以制造出大量的丝绸、瓷器、棉布、铁器、船只、车辆、皮具、木器、军火、甲胄、车辆、火药、食盐、药品等等一切前方需要的东西。
几十万大军在前线作战所需要的一切手工业品,大明东南都能保质保量的生产出来,而且还能组织起庞大而且高效的后勤部门,将所有的东西通过陆路和水路运往前线。
如果仅仅只有发达的手工业,大明朝廷还是会受困于财政的,但是大明国内其实并不缺少所谓的“钱”。毕竟大明东南的手工业繁荣也不是一年两年了,从唐朝中后期开始,东南的手工业就非常发达了。到了明朝的中后期,借着大航海时代的东风,大明东南的手工业在短短百余年内,就为大明赚来了几亿两之巨白银,硬生生的将中国从一个白银匮乏之国变成了可以用白银充当货币的“白银帝国”。
只是在朱慈烺接手之前,大明东南的经济还存在两个巨大的缺陷,使之没有办法向资本主义初级阶段过渡,也就没有办法将巨量的白银从“死钱”变成“活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