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抢救大明朝 > 第926章 越打仗,越繁荣(求订阅)

第926章 越打仗,越繁荣(求订阅)(3 / 4)

其中一大缺陷是农业不足以支撑手工工场的进一步发展——以为资本主义可以脱离农业的支持,依靠少量的冶金和金属加工业一路突飞猛进,跑步进入资本主义,那是非常不切实际的。

因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聚集人口,如果连人都没几个,你还怎么搞工商业?早期的工商业都是“人海战术”,开个矿,打个铁,织个布啥的,都得靠人工。没有几十万、上百万人口的聚集,资本主义工商业是很难得到足够的发展动力的。

那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并且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他们吃饭的问题怎么解决?

所以在农业不够发达,或者在无法通过成本低廉的运输手段获取充足农产品的地方,是根本发展不了资本主义的!

比如大明原来的首都北京在17世纪就发展不了资本主义——几十万支撑大明首都功能的居民,都需要每年从东南输入四百万石漕米养活,这还发展什么资本主义工商业?再来几十万、上百万的工商业居民,那得输入多少粮食才够?

另外,早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往往离不开纺织工业的支持。无论是毛纺、棉纺、丝织,都离不开农牧业提供原料。

如果粮食都供应不上了,哪儿还有富裕的土地可以生产手工业原料?

而大明的农业显然不足以支撑工商业的大发展——明末农民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业不能提供足够的产品!当经济作物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张之后,粮食的供应就出现了不足......

所以朱慈烺掌管东南之后,并没有强行启动什么“工业化”,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农业上。为一亿多人口找吃的才是当务之急!

他的办法则是四个,一是废除士大夫的免税特权,从而铲除落后的“寄进制”,让土地的流通更加市场化,以便让善于经营农业的小地主和富农可以得到更多的土地。

二是加大进口,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