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猜测鞑子的都有。
当然,说是鞑子杀的就有点过于夸张了,那时候他们还没有那个能力,而崇祯动手的几率比鞑子还小。
鞑子上去还能派几个死士,而崇祯这个无权藩王,手上根本没有什么力量。
既没有能力【弑兄杀君】,也无法逃避文官集团和阉党两家的探查。
但又说回来,如果真的有那么一批“有识之士”帮忙,事后又挑拨文官集团和阉党内斗,崇祯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
《绣春刀2》这段杀兄情节,就是在现实历史的虚构情节,只要不违背历史发展,大胆设想,且逻辑能够自环,就能够说服观众。
其实曹轩在写剧本时,还想黑一把文官集团,想把这事变成文官集团默许或者推动崇祯动手。
但如果这么写,文官集团就拥有了崇祯的把柄,部分剧情就会出现漏洞,所以放弃了这个想法。
再说回电影剧情,天启皇帝奄奄一息,崇祯上位在即,可是【弑兄杀君】毕竟不是小事,还是留了一些小麻烦,引起了锦衣卫和东厂的注意,崇祯只能委托陆文昭解决。
这一切本来和沈炼无关,陆文昭感念沈炼的救命之恩,其实没想对他下手,沈炼也不知道这些东西。
但是这中间横了一个北斋。
北斋是犯臣之女,曾被崇祯救下,因为智谋和能力不错,算是崇祯的半个幕僚和红颜知己,知道不少崇祯的秘密。
崇祯本来没想杀她,但是北斋因为传播东林党诗词被锦衣卫盯上,只能忍痛放弃。
沈炼心悦北斋,没忍下手,又误杀了和魏忠贤有亲戚的凌云凯,被陆文昭抓住把柄,当时陆正愁有证据在案牍库,索性让沈炼当了把刀子,火烧案牍库。
而另一边,之前被逼死的沈炼手下的好兄弟裴纶前来给好友报仇,也卷入了这个案子。
最终,沈炼、裴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