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贞观无太子 > 卷五 第769章 长乐的情理法

卷五 第769章 长乐的情理法(3 / 7)

、适应了大明,但终究和长乐她们这些人不一样,不是陪大明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没经历过大明最为艰难的时候,自然也难以理解长乐她们的很多东西。

“你没说错,法治自然要以法为重,这没毛病,哪怕是闹到我兄长那里,他也挑不出个理来。”长乐想了想了,说道,“但在施行法治之前,最重要的却不是法治,而是我们之前提到的三公,即公平、公开、公正。

这是老百姓信服我们所谓法治的前提,能理解么?”

“不是,当我们就律法颁布下去,老百姓难道还敢不信服不成?”武媚有些费解。

她出生在大唐,而且还是公侯之家,自小听闻和见识的便是如此,所以长乐她们说的那些,她真的不懂。

“这是大明,不是大唐,知道么?”琢磨了一番,长乐说道,“大唐可以用你说的那一套,毕竟在那里,啥都讲个恩出于上,用兄长的话来说,在大唐,更遵循圣人之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但在大明不是这样的。

因为大明起家于微末之际,加之之前姚小胖说的,大明成分问题,所以大明从一开始,就很注重让老百姓知道我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没办法,当时大明别说兵力,就算人口也只有数百之众,借着日月山,硬撼慕容顺数万铁骑。

那个时候,不给他们解释清楚,他们很难看到希望。

而当时日月山,哪怕只有数百人,但组成之复杂,你可能都不敢想。

在那个节骨眼儿上,公平、公正、公开,就显得极为有必要。

而最后哪怕我们拿下了慕容顺,甚至一举占领了赤水源,但后面几年,我大明也是连年大战,这个习惯也就被保留了下来。

现在,大家其实都习惯了,不单单是百姓,就连朝廷也习惯了。

所以,法治的保障,便是三公,这么说,你能明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