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家兄朱由校 > 第九十一章 点醒杨涟

第九十一章 点醒杨涟(9 / 11)

杨涟还是要求家族每年向朝廷缴纳田赋。

可以说、从朱由检得到的情报来看,杨涟简直就是一个廉洁到他人羞愧的清官。

但朱由检还是没有办法彻底相信这个小老头,只因为他要做的事情,必须有值得信任的人才能去做。

因此、杨涟刚才的话,只能让朱由检确定了他是一个为了百姓而发声的人,和东林党大部分人,或者说与这个时代大部分文官都不一样。

他不是没有想过、杨涟这家伙大奸似忠,但一想到杨涟被魏忠贤上台后弄死后,整个天下百姓都为他难过的结局,却怎么都无法想象杨涟一个奸诈的人。

所以在确定了这一点之后,朱由检向杨涟交了一个底:

“要减轻百姓的农赋,又要保证朝廷的赋税,那就只有从军屯和卫所下手。”

“不可!”杨涟一听、立马厉声道:

“卫所制牵扯数百万人,若是他们揭竿而起,那朝廷……”

“又如何呢?”朱由检澹漠道:

“莫非杨给事中认为,这数百万人都有自己的田地?”

一句话、朱由检把杨涟想说的话憋回了肚子里。

是啊、谁都知道,从朱元章、朱棣死后,勋贵和卫所军官就开始侵吞军屯田了。

明初的军屯体系、在朱元章的监督下,有力的保证了明朝的军费支出。

明代永乐元年,全国卫所军屯田的子粒是两千三百多万余石,而当年明朝的税粮全部加一起,也不过三千一百余万石,军屯田收入占全国税粮的百分之七十多。

如果眼下大明能保证有洪武、永乐年间的征税力度,哪怕边军无能,也能重新拉起一支人马。

但眼下的问题就是,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朝廷内部充满了世袭的人际关系。

无才的人被推上高位而无所作为,想要维持朝廷运转,就得尽可能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