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家兄朱由校 > 番外篇(五)心如明镜

番外篇(五)心如明镜(6 / 9)

被报纸曝光的税收和罚款中,一些菜农的菜比其它村好,因此比邻村出价高出十斤一文,但马邑县衙却以哄抬物价罚款该村三两银子。

三两银子看似不多,却需要卖三万斤菜才能赚回来。

关键在于,罚款收钱之后,官衙也没有让菜农恢复正常价格,而是不管不顾。

菜农和菜商的正常交易所得就这样被马邑县官衙获取,而这仅仅是一个村的现象。

这样的现象还存在于马邑县的各个乡村之中。

在《大明报》的报道中,马邑县的官吏以各种手段方式,在过去一年时间里罚收达四千二百两,而马邑县百姓数量不过三万人。

等同说,每个马邑县百姓平均承担了一百四十文罚款和乱税。

哪怕以大明朝最新的工价,这笔罚款也需要他们工作十天才能赚到。

这篇报道的出现让已经将报纸视为娱乐方式的许多百姓唏嘘,而随之而来的就是《大明报》关于各地乱收税的争相报道。

山西和河南等地农民,均遭到了地方衙门的收税,而税种是大明没有的开荒税。

在大明,从天启五年以来,百姓开荒就从来不用交税,而眼下这个税种居然又死灰复燃。

“这不是明目张胆的抢钱吗?”

“开荒一亩要收一百文税钱?那大明朝每年几千万亩开荒地,岂不是要交近百万两银子?”

“《大明律》上明明鼓励开荒不收税,这两地的衙门也太猖狂了吧?”

“唉……还是齐王殿下在的时候好啊。”

“呵呵……这种官放在齐王殿下在的时候,早就被斩首,三族流放了!”

“可惜殿下……”

京城街头的茶摊上,一些百姓讨论着《大明报》的报纸内容,而茶摊的老板也将几笼蒸好的蒸饺放在了桌上,唏嘘道:

“你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