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起来,目光热切地投向莽古尔泰:“我的确怕她,就像三贝勒的旗丁,一定也怕三贝勒,但那是士兵对将军的怕。而姓郑的,当她要把我献给那些当官的糟老头子时,我就不再怕她了,我恨她,也不会遵循她的命令。三贝勒,从汗王井边的那个晚上起,我心里,就已经有想嫁的男子了……”
莽古尔泰听到最后一句,眼里闪过一丝古怪的得意。
莽古尔泰并不介意帐中的弟弟和下属们听懂穆枣花的诉情,他只是觉得痛快——那个自以为是的明国妇人,也有被自己的奴才忤逆的时候。
“那你逃跑便好,又回去杀她作甚?”
“我是逃了,我想去赫图阿拉找三贝勒你,但到了边关,冷静下来一想,大汗和几位贝勒,都晓得我是郑氏原来的婢女,这定会给三贝勒惹来麻烦。我就没有往东逃,而是去了北边,与蒙古人做些买卖,先弄口饭吃。没想到,秋天去山东收棉花时,得知我的结拜姐妹,也是郑氏的另一个婢女,死了。因为是自己上吊的,族里的坟地都不让埋,孤零零地葬在野地里。”
莽古尔泰是最早跟着努尔哈赤与汉人打交道的几个儿子之一,汉话很好,能顺畅地理解穆枣花的叙述。
“你这个结拜姐妹,是郑氏逼死的?”
穆枣花点头,恨恨道:“郑氏,和朝廷那些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坏水的文官老爷们,没有分别。三贝勒,建州从前也是为明国朝廷立下过定边功劳的,明国却是怎么对你们的?我和我的姐妹也是一样的,我们对主人忠心耿耿,主人看我们却像骡马牲口般,凭什么?老天有眼,我在宣镇跑货时,看到郑氏跟着蒙古人出了关,我就跟着,看看怎么能杀了她。不曾想,遇到了正蓝旗和明军开仗。”
穆枣花又停了下来,不再继续,作出给德格类留几分体面的意思。
帐内沉寂片刻,莽古尔泰的声音才响起来。
“带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