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的公民。
在古希腊、古罗马。也不是人人都能当公民的。这公民身份同样象征着一定的特权和高人一等的等级。
当然,高人一等也不是白来的。公民也好,国人也罢,都是和兵役挂钩的。而在华夏,春秋之后,因为战争规模日益扩大,国人当兵,野人看戏的游戏规则变得不再适用。列国都将所有的百姓。不分国野都登记在册,遇到战争就第次动员。这样国家的武力不再依靠国人,国人相应的权利自然也就逐渐消失了。
不过现在,国人这早就已经消失千年的等级,又在大明主导的华夏扩张狂澜中出现了。
“当你们唐国的国人可有什么好处?”陈德兴不急着下船,而是饶有兴趣的和李彦国打听起唐国国人的特权来了。
当国人当然有好处,没有好处谁大老远跟着李彦国这样的军阀到南番来国人?好好在山东种地不行么?
“好处其实也不多,就是每丁都可在新洛、吴哥、象林、水真腊四城中的任意一城中得到一块宅地,还可以在城外得到百亩土地。宅地和土地都是免税的。”
一块城中的宅地加上城外附廓百亩之地,免费而且免税!这样的事情搁在大明本土是不可想象的。不过对于外出闯荡的“国人”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算是最基本的待遇。
“另外,国人的男丁可以当兵、为吏、做官。国人无论男女。凡是年满七岁,不足十三岁者,都可以入国学读书习武,不用给学费,还有一日两餐供应,也是免费的……”
当兵当官自然是国人的特权,野人只能当个土司官。至于免费教育倒是个不错的待遇,大明本土别说老百姓,就是士爵贵族的子弟上学。也得给学费的。大明本土人多,处在上学年龄的幼童少年足有两千多万。提供免费义务教育的成本可就太高了。因而暂时无法实现。而南唐的国人不足三十万,适龄的学童不过一两万人。自然可以免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