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路。
至于学习待人接物,开阔眼界,开拓人脉,等等好处,就得靠个人悟性和际遇了。
墩子参军前剩下的这二十几天基本都是在县武装部渡过的。
可他坚持每天回家住,说什么都不肯住在沈国栋或者周晨那里。
马上就要离家了,他舍不得能在家里待的每分每秒,每天骑一百多里的自行车往返对他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周晨和沈国栋也陪他通勤。三个人每天骑自行车回家,路上说说笑笑你追我赶,两个小时的路程能缩短到一个小时。
甚至有一天沈国栋创纪录地四十多分钟就骑回来了,他在家里嘚瑟了老半天,非缠着周晚晚给他和他的自行车画一张画,来纪念他在周晨和墩子的夹击之下顺利突围光荣夺冠!
三个星期以后,再不舍得,墩子入伍的日子也要到了。
沈爷爷特意回来了一趟,带着全家人到县里的照相馆去照了一张全家福。
一听说跟“坐车”、“出门”有关的字眼,小汪就变得特别聪明,自己先窜上吉普车不下来了。
所以这张全家福小汪也光荣出镜,占据了一个除了沈爷爷之外最显眼的位置。
关于离别,兄妹几个虽然都不舍,却并不伤感。
年轻人的心里装得更多的是希望,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冀和力量,眼睛看的心里想的也都是未来的美好,更容易看到这场离别里积极的一面。
所以大家每每提到墩子要走了,想到的都是他愿望得偿的欣喜,他丰富多彩的军营生活,他的人生要面对的挑战和机遇,把离别的伤感降到了最低。
临走之前,墩子几乎把家里前前后后都彻底收拾检查了一遍,跟周阳单独谈了好几次,周晚晚偶尔听到一两句,都是细细嘱咐家里的事,他们兄妹生活上的事,甚至连小汪有点发胖都想到了。
周晚晚的画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