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淮河,至少确保没有人能拦截我们,其他再从长计议吧。”
入夜时分,高顺最后看了一眼行军的舆图,比划了一下距离淮河的远近,决定还是先渡河。
他的军队,舟船车重都不是自己能调度的,后勤全部仰赖曹军的统一调度体系,处处被掣肘。这也是降将初次带兵应有的待遇,没什么可抱怨。
渡过淮河后,才算是彻底不被人掣肘,后续哪怕不给船了,一旦遇到变故,走陆路也能跑掉。
……
同一时刻,许都。
曹操在许都最后盘桓了数日,各种堵漏、安排自己将来亲征袁绍后的后方相关事宜。
但多疑的曹操,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他觉得,以如今的风雨飘摇,只要自己一走,肯定有人会暗中勾结袁绍。
这并不难猜,因为袁绍势大,曹操已经有逮住個别私下联络袁绍的案例了。只是他不敢声张、不敢大操大办,唯恐己方士气愈发倾颓,让更多人知道“原来那个谁也通袁了啊”。
那些并非自己心腹嫡系的降将,怎么看都个个可疑。比如吕布,比如贾诩,比如那谁。
终于,在这天傍晚,曹操最后一次召见了荀彧和郭嘉,再次商议:如何确保开战后许都的万无一失。
同时,曹操还召见了投降他一个多月以来、始终一言不发的贾诩。
曹操心中暗暗决定:如果贾诩再这么装死,什么主意都不出、只知道观望,那他就把贾诩带去陈留军前!绝对不能让这个阴恻恻的家伙留在后方!
贾诩是跟着张绣一起来投的,时间都不算久。但张绣很容易看穿,曹操一下子就知道怎么拿捏他了。相比之下,贾诩却是完全看不透,他来了之后,什么话都不说,也不邀功,也不想升官。
三位谋士招来后,曹操也不跟他们客气,再次开门见山:
“孤今日召你们商议,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