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有多少船沉没、损于风浪。
若是不去交州,只有去闽中对岸的夷洲,那样就得渡过水深难行的黑水沟,而且夷洲是蛮夷烟瘴之地,只能是苟延残喘。与夷洲情况相若的,还有北上青州后,沿着青州半岛笔直东渡、不管不顾去三韩。
三韩之蛮荒,或许比夷洲好一些,但航行的距离应该比去夷洲更远。无论选择交州、夷洲还是三韩作为退路,我们都必须整顿集结手头全部的精良海船,才有希望——不知上个月的江阴水战,我军可有缴获关羽新式海船么?”
被周瑜的头脑风暴所启发,孙策也想起来了,近一个月之前那场位于江阴的长江湾水战,己方虽然折损了两万战兵,但也不是全无收获。
己方至少把太史慈部的五千人,歼灭了过半之多。只可惜太史慈部乘坐的都是老式斗舰,并无技术代差,也没有研究价值。
而关羽、张多那两路夹击孙策的水军兵力,当时为了救援太史慈,也顾不上迂回避战打游击了,也是冲上来直接贴脸肉搏、招招到肉的。
最终孙策虽然因为技战术和天时地利被全面碾压,打得惨败,但只要是堂堂正正的血战,双方肯定都是各有死伤俘获。
关羽一方,一些中型和轻型的新型龙骨快船,也有被孙策军杀得全船崩溃、从而被俘的,也有一些战船在跳帮接舷战时砍杀不过敌人,又不愿意投降,就穿着竹筒救生甲跳江逃命,空船也就被敌人俘获了。
这都是难免的,不可能绝对技术保密。
只不过孙策就算缴获了少量新式装备,对他而言也已经晚了,不可能再大造新式战船、军械,再来翻盘。
海军建设向来都是周期很长的,孙策已经没时间了。
但是,既然不是想用这些技术来翻盘,而只是想逃命,靠着缴获的仅有几艘中型龙骨快船,近十艘龙骨小船,再稍加仿制赶造。到时候载着孙氏族人、心腹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