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该怎么翻译成对应的英文。
难道直接写成heterogeneous dimensionality?
以上可以理解为异构维度,但这跟该概念本身所想要表达的那种维度构造对应关系完全不同。甚至还不如鲁棒性这种不伦不类的音译翻译。
更别提把所有这些都翻译成英语系学者能快速明白的概念了。
但如果现在能有自己的期刊,对于乔泽来说可以说省事了许多。
他不需要去思考怎么把这些证明杨-米尔斯质量问题必须用到的新概念去翻译成英文了。
甚至答辩都可以直接用中文版的。
等论文发到期刊上后,自然有其他人会去帮他操这个心,把这些抽象的概念都翻译得妥妥帖帖。
天才横溢的家伙们多少是有些强迫症的,又或者说偏执。
乔泽自然也不能免俗。他就真已经被异度异维几何这个超越几何学名词该如何翻译成英文,思考许多天了。似乎除了音译之外,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但乔泽又一直认为音译就没了数学上的美感。打心底无法容忍自己给出如此没品的翻译,所以不如交给别人去做这些事。英语母语的国家说不定能找到更生僻的词汇来描述这一美妙的动态数学结构。
好在要真正理解他的论文才需要去认真的研读论文,并弄懂每个概念。如果只是验证的话,只需要总结出方程解的规律就够了。
……
听到乔泽首肯了两人想法,倒是让张明睿跟周良没什么意外。
这年轻人的成果连报告会都可以不开,大概更不会在乎未来把论文发到哪里。
不管是《数学年刊》,又或者他们构思中的《数理新发现》不过都是一个载体而已。两人怀疑这对于乔泽来说其实没什么区别。人只要真不在乎外界对他的议论跟看法,且身处有法律保障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