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893章 冼海同被打

第893章 冼海同被打(2 / 4)

卫一事自然不了了之。姜首辅出师不利,以后想抓稳相印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岑巍听了也露出一丝笑意:“他也是……多少软柿子不捏,非啃锦衣卫这个硬骨头。罢了,一个火器局郎中,就交给他的人好了。听闻大湾火器先进,不如让姓冼的帮火器局提升技术,事成后再撤了他。”

过河拆桥,用完就抛。

…………

太子萧璟也对属下的人说:“孤曾随姜首辅下南洋、征天竺,是亲自见识过大湾火器的,比京中火器局强得多。此前施家军征鲜卑利亚,朝廷还要从南洋购买火器。如今冼海同任火器局郎中,对朝廷来说是好事。”

伴读齐棠道:“正是……冼家在南洋好大的势力,想必和南洋军火商也有关系,由他做火器局郎中,就是他自己技术不行,请懂行的也容易。”

东宫詹士笑道:“姜首辅知人善任,这一招可真是妙棋。”

冼海同任火器局郎中,朝野有异议的不多,也都不想在这种小事上拂逆姜首辅。火器局郎中只是中层官员,纵然冼海同能力不足,将来要换人也容易。

翰林院这头,得知冼海同高升了,也都一起给他在广贤楼设宴庆贺。

朝中有“非翰林不能入阁”的传说,但翰林学士散馆后,也要到地方和六部任职,积累执政经验,最后才能一步步升入内阁。

前一次散馆,冼海同留任了,这一个任期有三年。按理,再过两年任期结束,他就要选调到地方或六部了。

这选调也是要讲关系、走门路的,要是没有门路的,说不定就选到哪个穷乡僻壤去任县令、同知,再没机会回京了。

因此,对冼海同提前升入工部任郎中,同一批的小翰林们都是羡慕的……至少留在了京中,且又是实权部门。

而冼海同在翰林院人缘也颇好,来给他庆贺的人不少,一席酒喝到傍晚日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