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其是几年后,王逸还准备打造一座星逸大学。
专门培养半导体,ai,智能驾驶等前沿领域的专业核心人才。
没办法,这些层面目前高校脱节严重,那些教授自己都不会,都不懂,更别说教学生了,只能照本宣科地拿着陈年讲义浪费学生的时间。
因此,星逸科技只能自己培养。
只是星逸大学这事,也得徐徐推进。
今年先开始产学结合,同时面向在校生推广种子计划,直接签下优质的在校生,进入星逸半导体利用百万激励计划以老带新进行培养。
这样到明年,就会有一大批优秀的一级工程师,二级工程师。
这些学霸本就学习能力强,师父为了百万激励再倾囊相授,一年的时间,很多人都能成长到一级工程师,甚至二级工程师。
而且是接触到28纳米,甚至14纳米的先进制程的一级、二级工程师!
这些人在星逸半导体只是初级工程师,放到中芯国际,那都是宝!
没办法,中芯国际的工程师,只有少数接触过28纳米制程,至于14纳米制程,几乎没有。
当然,签约种子计划的人,星逸科技都会签订长期合约,给予丰厚的报酬和前途无量的培养策略,但也要签署保密协议,竞业协议。
一旦违约离职,需要支付巨额的赔偿费和违约金。
培养无价!
更何况星逸半导体用先进制程的资深工程师,进行全方位培养,传授他们28纳米,14纳米,甚至10纳米的工艺理论体系。
这些都是无价。
一旦违约离职,都要赔付巨资。
王逸可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砸钱投入巨大精力,人力,物力,培养起来的先进制程工程师转身投奔敌营,成了竞争对手。
这样的事,没人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