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高,70-100万人民币,注定卖不多。
等到2018年,3.5万–5万美元的model 3大规模交付,特斯拉的销量就直接达到25万台。
随后35万台,50万台,一百万,130万,180万……
说白了,不是消费者不认新能源,是消费者不认续航短价格又高的新能源。
哪怕十年后,特斯拉年销量达到180万台,其中高端的model s和model x的总销量也只有7万台左右,剩下的173万台都是便宜的model 3和model y。
没办法,70-100万的model s和model x,注定是高岭之花,注定销量寥寥。
而20-35万的model 3和model y,才是销量主力。
王逸想明白这个逻辑,看向邹泽峰:“三期厂房如期建设就是,还有四期厂房都如期建设,不用担心卖不了。”
“当下新能源汽车销量不高的核心原因,不是没人买,而是续航太短,售价太高。”
“只要我们能解决续航太短的问题,咱们星逸汽车的年销量,就不是特斯拉的五六万台,而是二十万台!”
“若是再解决价格太高的问题,让价格变得接地气,那我们后续的年销量就不是20万台,而是40万台!”
“若是再实现智能驾驶,那我们星逸汽车的年销量就是100万台!甚至更高!”
“制约销量的,不是时代,而是产品力!”
邹泽峰等人面色微变,连连点头。
只觉得王逸的话语高屋建瓴,让人醍醐灌顶。
邹泽峰思索道:“董事长,当下新能源汽车受电池技术限制,续航注定高不了,成本也低不了。像是特斯拉的model s60,362马力,理论续航只有335公里,实际续航还得缩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