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沆瀣一气,亦或者……唉,过惯穷苦日子的人,莫说郡城阔少,随便来些黑河县的商贾,砸个几锭雪花银,就能把他们晃得眼睛花了。
你小师弟处世太嫩,旁人只要对他好三分,他就以为良善。
可这种好,其实经不起半点考验,你回去跟他讲,无论那女子从没从祝五郎,他若还想继续做我黎远的徒弟,便断了来往。
他要惦记老婆孩子热炕头好好过日子,以后莫再来大刑窑,自个儿走县上做点小买卖糊口,师徒缘分就此尽了。”
黎远停住鼓风箱的那只手,淡淡道:
“我这一口听风刀,往后悬在这里,谁能斩断,谁就是我黎远的关门徒弟。”
晁三井大惊失色:
“那……小师弟他?”
黎远横眉竖目: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难道还要我这个做师傅的,给他捡回来?
如果他把儿女情长看得比这座大刑窑重,就不配再做我黎远的徒弟!
传人的位子,我可以留着,但能不能再坐上去,便看他自己的能耐!
真有种,打出一口百炼听风刀!让我瞧瞧他的本事!”
晁三井无言以对,虽然他是烧砖的行家,可打铁锻兵的基本功也不差。
十有八九,能铸五十炼的刀兵,便算巧匠;
十有五六,能打百炼的刀兵,才称得上能匠。
欲在匠行立足,做有名有姓的大刀匠,必须熟练掌握“炼字诀”。
精通怎么“炼铁水”、“炼铁料”这两样技艺。
初成能匠,想打一口百炼刀,足足需要六十四道工序。
从选材、炼料、烧制、锻造、打磨,都得专人亲自完成。
苦心耗费数月之功,也只有五到六成的成品率。
由此可见,黎远片刻的功夫锻出一口百炼听风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