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 215 各有难处

215 各有难处(2 / 5)

不远。

当赵俱逐一将木筷插入姑臧粥厂的百余个锅灶中后,见木筷不曾浮起,被调来粥厂的吏员们相互庆祝,脸上尽是劫后余生的喜悦。

实际上,只要按照赵俱定下的标准施粥,米粥的黏稠度能够达到要求,筷子就不可能在锅中浮起来,偶有意外情况,还可以酌情多试几次。

赵俱的这种高压做法,自然是让底下的官吏恨得牙痒痒的。

可无奈人家不仅家世显贵,是陇右第一大族天水赵氏的领袖人物,身后更有桓熙为他撑腰。

据说桓熙在得知姑臧沦陷时,第一反应是询问赵俱的生死。

无论家世、权势,哪怕是与桓熙的关系,都不如赵俱,再怎么心怀怨言,也只能忍气吞声。

毕竟赵俱兼任姑臧单于台左辅,在紧急情况下,有权征调河西鲜卑前来姑臧听用。

赵俱是眼看着姑臧灾民们领取了米粥,才离开粥厂,回到城中府邸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他的妻子早已备下晚膳,菜肴不丰不俭,但足够饱腹。

赵俱不是桓熙,如果是桓熙在凉州赈灾,肯定得在粥厂假惺惺的与灾民同食,回家再另开一灶,给自己准备些精美菜肴。

当然,这种事情也只能桓熙去做,旁人效仿,难免会受到猜疑,认为这是在刻意邀买人心,是存有异志的举动。

虽说食不言,寝不语,但赵俱的妻子还是忍不住劝说道:

“夫君恪尽职守,自是为了回报梁公的恩德,但终日早出晚归,哪怕回到府邸,也要留在书房处理公文,直至深夜。

“如此辛劳,岂能长久。

“依妾身愚见,视察粥厂一事,不如交由可信之人办理。”

赵俱身兼三职,每天又得在粥厂耗上许久,白天办公的时间,根本处理不了那么多的政务。

因此,他只能把公文带回家中,继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