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 357 班师渡河

357 班师渡河(1 / 4)

桓熙班师,并非走的蒲坂,而是风陵渡。

此时,由于已经入冬,气候寒冷,黄河自然是结冰了的。

但桓熙的关注点不在于黄河结冰这件事情本身,而是黄河结冰的时间。

“相比去年,又晚了几天。”

桓熙站在黄河北岸,眺望着冰面,转头对权翼说道。

权翼附和道:

“如今的气候确实要比往年暖和了些。”

气候的变化,对于王朝兴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所谓五胡乱华,根源不在于八王之乱,而是魏晋时期的大降温,致使塞外生存条件恶劣,游牧民族只能选择南迁,与农耕文明争夺生存空间。

在中国五千年的古代史中,存在四大寒冷期,即西周寒冷期、魏晋南北朝寒冷期、南宋寒冷期、明清宇宙期。

桓熙如今所处的时代,正是魏晋南北朝寒冷期。

然而,魏晋南北朝的寒冷期,并不是长时间的低温气候,在这漫长的三四百年里,曾出现过两次气候回暖的时期。

第一次是从东晋中期至北魏统一北方,第二次则是在北魏末年至隋朝初年。

桓熙其实能够直观的感受到气候的变化,他穿越来的时候,正值寒冷期的低温期,根据后世研究,这一段低温期大概是在永和六年(公元350年)结束。

渡过了那段最困难的时期,气温已经在逐步回升,步入了回暖期。

当然,那场曾经带给桓熙困扰的五月大霜,只是个别地区的极端气候。

气候回暖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这几年关西地区不曾出现歉收,也正是得益于此。

根据各地郡县的汇报,今年关西仍有一个好收成。

虽然说,桓熙推行均田制,只是收取田租,民众在交了田租之后,收获多少都是他们自己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