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而返,就算是苻坚,恐怕也难以压服国内的矛盾,而对虞国的财政来说,则更是雪上加霜。
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像王渊这样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目睹大船即将沉没,又有多少人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选择以死殉国。
明朝末年甚至有位大儒嫌弃水太凉,头皮痒,摇身一变成为了清廷的礼部右侍郎。
此前桓熙进攻河东郡,就有河东三姓相继来投,此战若能再胜燕、虞联军,依桓熙猜想,就算是在晋阳安家的太原王氏,也得考虑自家的前程。
桓熙看着王猛,沉声道:
“此战,我必能得胜而归!”
然而桓熙所不知道的是,远在邺城的慕容儁,同样对即将到来的这场战争满怀信心。
九华宫位于邺城的东北隅,由石虎下令建造,显阳殿为其正殿。
自古以来,殿宇的名字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建康有一座显阳殿,只不过比不上九华宫显阳殿这般宏伟壮丽。
当然,石虎滥用民力,兴建的那么多的宫室,最后全都便宜了后来人。
九华宫,显阳殿内。
慕容儁召集太原王慕容恪、吴王慕容垂、司空阳骛、司徒慕容评、领军将军慕舆根等人,商议的便是他御驾亲征一事。
慕容儁自始至终都相信慕容恪的才能,不曾有过半点怀疑,但慕容恪毕竟两次遭遇挫折,也是在洛阳争夺战中铩羽而归,而后又在河东功败垂成。
即使两次失败,燕军都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失,甚至慕容恪也不能说是无功而返。
在争夺洛阳失败的同时,慕容恪收取了河内郡,从河东退回时,他又趁机占据了轵关陉,完全掌握了一条翻越太行山脉的通道。
但是两次劳师远征,即使在军事上没有大的失利,但是其收获远远难以与出兵损耗的物资相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