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公主府的女官,是由徐公公经过陛下同意,指派给文安公主。”
女官由崇明帝赐给公主,有代替崇明帝和张贵人教导公主的职责。
“段驸马因女官刁难而死,您对徐公公口诛笔伐,要求惩治女官,那就是在打陛下的脸。”
假若段瑞之死没有闹大,没有升级为朝堂上议论的国事。
文安公主一哭二闹三上吊,让崇明帝替她做出讨公道。
崇明帝少说看在女儿的份上,也会赐死女官,斥责徐公公识人不清。
然而升级为国事,一切事情就有了变化。
云皎月朱唇轻启,说出第二个原因,“二是九皇子年幼,陛下最希望的就是内侍和外臣双方间的势力能彼此制衡。”
“这样九皇子即使年幼继位,也能平安长大,能有运筹帷幄羽翼丰满的一天。”
照云皎月这个局外人看来,大齐满朝文武,崇明帝谁也不信。
选择祁长瑾作为教导皇子的人选,只是因为祁长瑾有才华有关系还年轻。
袒护徐公公宁顾行,则是为了打压陆崇,企图让陆崇和祁长瑾内讧。
对崇明帝而言,最好的结果是三足鼎立。
再不济,陆崇势弱后,就冲祁长瑾和他的关系,也能保存双方制衡的现状。
偏巧这样简单的事情,文安公主看不出来。
文安公主精明,又不够精明。
她一味责怪生母张贵人和皇后不心疼她丧夫。
完全没意识到她们阻止她闹下去,是因为担忧陆崇失势。
担忧光靠祁长瑾,敌不过外有大梁做靠山,内有徐公公做依仗的郑贵妃。
“父亲,我理解你对司礼监一派的愤慨。”
“奸臣本不该当道,纯良之臣为国为民,理当把握时机清除蠹虫。”
“可顺情说好话,干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