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难攻略 > 第406章 永乐十年

第406章 永乐十年(2 / 11)

玉站出来作揖开口。

他的话,让群臣们愕然,毕竟永乐二年时,都督府还岁支军粮二千七百余万石,军饷二百余万。

却不想如今军粮只需要一千八百余万,而军饷却只增加了一百四十余万。

“准奏!”对于张玉的开口,朱棣不假思索的就选择了同意。

同时,他的目光也扫视了群臣,似乎带着几分挑衅。

站在他金台之下,朱高煦也轻笑着扫视群臣,父子二人带来的压力让群臣纷纷低头。

朱高煦的新政政策,其中有一条就是为了废除内地许多卫所,转卫所为民户。

这些年除了新政推行的七个地方,还有沿海的许多备倭卫所,以及陕西的卫所纷纷被转为民户,其数量多达七十余万。

这七十多万军户,每年支出的粮食仅九百万石。

裁汰他们之后,各地只保留了原本的战兵,数量近二十四万,算上海军的七万,合计六十个卫,兵力三十三万六千人。

大明国内除去这六十个职业卫所兵,便只剩下二百一十六个战屯卫所,数量接近一百二十一万,但其中有近七成半是屯兵。

如果这些屯兵改民户,那剩下的战兵数量大约也只有三十万,军粮支出则是从一千四百余万,下降到六百万。

不过相同的,当下军屯籽粮的数量也会骤降到仅有海外四十屯卫,三百万石左右的程度。

届时,大明的军粮支出会被控制在一千万石左右,军饷则是七百万贯的程度。

尽管支出增加了,但军队的素质却得到了提高。

不仅如此,海外如交趾、旧港、吕宋,关外如大宁的这些地方还会陆陆续续的增加屯田卫。

朱元璋的卫所制还能继续下去,不过届时是以战兵征战,屯卫开垦,一旦当地汉人比例保持在五成以上,屯卫或是裁撤为民,或是编练为军,一步步的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