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难攻略 > 第461章 永乐十七年

第461章 永乐十七年(5 / 10)

多万贯。”

朱高煦说着两京铁路通车的好处,而煤炭只是货物之中利润最便宜的货物,如果将其它利润高的货物运往南方,那价格将会更高。

按照这样的盈利速度,刨除维护成本,大概十五年左右就能回本。

“赚钱这方面我是信你的,不过两京铁路还有四年多才能通车,朝廷的钱可不一定够花四年。”

朱棣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朱高煦询问颔首:

“这点父亲可以放心,只要今年银行不出问题,那钱粮的事情就好解决多了。”

“不仅如此,银行如果可以搞好,日后朝廷赈灾也会方便许多。”

说到这里,朱高煦想到了报纸:“现在《大明报》每个季度都能售出二百余万份,可见百姓对于朝廷的政策还是十分关心的。”

“除了《大明报》,其它报纸的销售也十分不错,各类报纸全年销售累计二千四百余万份,算上广告费,东宫这边去年光报刊的收入就净赚十九万贯。”

“报纸的舆论力量,想必您也看到了,至于十九万贯的利润,儿臣届时让人送往内帑,伱好好花费便是。”

朱高煦提起报纸的盈利,朱棣闻言脸上浮出笑容:

“嗯,这钱不算多,但你既然给了,那我不花倒也不是了。”

“反正等我死了,这大明宫估计也是你在住,就当你自己提前出钱修建大明宫了。”

朱棣捋捋大胡子,朱高煦汗颜:“您如日中天,还是少说这种不吉利的话。”

“人终归要死,你爷爷那么厉害,不还是死了。”

朱棣没那么多忌讳,交代几句后,便询问说道:

“这五百多台机器如果都投入矿区,煤价的波动会不会比现在更大?”

“会越来越低。”朱高煦点点头,同时说道:

“不过和夏原吉说的一样,即便再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