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
朱棣自哀自怨,那唉声叹气的模样,加上他的表情配合,不免让朱瞻壑感到难受。
他起身从自己的箱子里拿出了几本书翻阅,不知不觉中天色便亮了起来。
“等两京铁路和西北铁路竣工,我估计这煤价会低到八十文去。”
“卧铺?”朱瞻壑愣了愣,他不知道他两年没回家,火车都有卧铺了。
马车的车窗改为了横拉的玻璃车窗,外面还有一层用来保护玻璃的木质车窗。
之所以这些东西能出现,也得益于蒸汽抽水机的出现。
当然,这只是指白天的卯时到晚上的亥时,亥时以后只有到站,没有出发。
似乎是过于疲惫,他只觉得自己还没休息多会,便听到了百户官呼唤自己的声音。
如今在这马车上休息片刻,稍许好去见自家父亲与爷爷。
朱瞻壑回应着,朱棣听后皱眉道:“怎么取个禽兽的小名?”
“百姓坐车的多吗?”
朱棣竖起两根手指头,却又很快摇摇头:“不过……”
“增加了这么多?”朱瞻壑倒吸一口凉气。
不多时,随着汽笛作响,这辆拉着太子与太孙的火车开始向着北方驶去。
只是当这次他返回北京后,不得不夸一句自家父亲的先见之明。
趁着停靠加水加煤的时间,朱瞻壑让人买了些甜食回来吃。
“既然准备好就出发吧,耽搁太久也不好,三月初我还得去燕然都司任职,早去早好。”
反观大明的矿工,哪怕是陕西的工价,足够他们买十斤米外加一只肥鸡,舒舒服服的回家与家人吃上一天。
“嗯……就拿粮食来说。”朱瞻壑选了一个好例子:
“以后我也要让百姓能坐上便捷的火车。”
相比较两年前,朱棣的多了些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