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来,自然要好生款待。”
它停在船舶位中,左右是混凝土延伸进入水中的码头道路。
朱高煦这话非虚言,只要沙哈鲁不傻,就应该知道半个月投送十几万兵力前往哈密是什么实力。
“之所以今日会把车开上船,全因这车厢是特制的,河对岸没有这种车厢罢了。”
“等铁路贯通,这些牛羊就可以乘车南下,供南方百姓食用了!”
“适当展示实力,才能更好的治理天朝麾下的藩属国们,尤其是东北的那两个家伙。”
况且由于平原面积比较大,当地的人口也比较多,同化较困难。
这还是朱高煦没把蒸汽机投入纺织业的情况下,毕竟现在大明要解决的是百姓的就业问题,在江南没有新产业前,贸然推动纺织业进入蒸汽时代,这对江南百姓无疑是一种沉重打击。
朱瞻壑拿着报纸好奇询问,坐在他房间里负责保护他的西厂力士回答道:
“是来者不善,但若是利用好了,也能让他继续老实十几年。”
“辽东百姓的收入,主要是家中的工人和吏员,此地的矿工工价每日一百二十文,而煤炭、牛羊等价格又便宜,故此才有闲钱买绢锦绸缎来穿着打扮。”
朱瞻壑让人买来了一份辽东的报纸,其中引人注目的就是辽东人口突破四百万,耕地达到二千七百万亩。
见到朱瞻壑醒来,他们作揖道:“殿下,火车正在登船。”
朱瞻壑没有上车,而是下船站在码头上,看着另一节火车头将火车及车厢拉下。
四月中旬,在亦失哈的提醒中,朱高煦将朱瞻壑寄来的家书看完。
“通常都是人车分离,乘客乘船去对岸重新换乘火车。”
在朱瞻壑的形容中,普通百姓就是农村的百姓,而辽东的农村百姓能穿绢布,这便足以说明实力。
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