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纸上,其中大部分是关于民生的事情。
一年下来,粮食够吃,还能贩卖甘蔗来赚钱购买物资的银钱。
朱瞻壑并不习惯这边的热带气候,只觉得好似把他泡在了水里一般。
故此在部分地区改土归流后,一些少民就会被安置到道路两旁修建村寨,在当地开辟梯田。
许多孩童站在路旁看着朱瞻壑他们的马车与马匹,眼神投来羡慕。
商队的马车通常是敞篷的,马车上拉拽着许许多多物资,而旅人的马车就好似小屋子,可以供人休息。
由于官道在修建,朱瞻壑只能走下马车,步行通过这段距离。
叹了一口气,朱瞻壑也拿起信纸将其吹干,将其放入了马车上的一个小匣子内。
在朱瞻壑看来,这样的日子很苦,但在得以解放的那些少民看来,现在的日子比较曾经,那简直就是天堂。
滇农榨糖得益于江淮的大力推广,他们在坡地种植甘蔗,稍微平整的土地种植水稻。
更别提还是批量建造,而非单独建造了。
朱瞻壑让西厂力士前去询问,不多时便知道了江淮的用意。
继续赶路,大约过了两日,朱瞻壑他们在永昌府休息三日后,总算翻越横断山脉,进入了气候闷热的陇川之地。
“这西南铁路,是注定修建不起来了。”
云南并没有那么多的河谷地,而且部分河谷气候闷热,不如山林来的凉爽。
将车窗打开,窗外是延绵的大山,山道也十分崎岖,宛若巨蛇绞杀猎物般,环绕大山而上。
朱瞻壑一路走来,看到的基本都是各民族安居乐业的场景,少数也能碰到吏员不负责不认真的场景,但对于百姓们来说,只要不折腾他们,他们自己就能把自己照顾的很好。
远处虽然还能眺望看到高山,但地势总算是平整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