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
当然,这只是对未来的畅想,所谓的航空母舰,即便朱高煦能活到一百岁,恐怕也看不到它的出现,因为难度太大了。
即便一战前的航空母舰技术难度不如现代航空母舰高,但也不是当下和未来几十年的大明能触及的。
单说飞机所需要的内燃机动力,现在的大明尽管在研究,可基础打得还是不够厚实,许多理论知识朱高煦又提供不了,只能不断试错。
“切记,我大明朝什么钱粮都可以停,唯独太学的钱粮不能停。”
朱高煦为众人描述未来时,不免提醒了一句朱祁钺。
毕竟在他看来,十一岁的朱祁钺如果足够长寿,那说不定能带着大明步入第二次工业革命。
“嗯!俺记住了!”
朱祁钺郑重点头,心里则是早就被自家爷爷所描述的未来而震惊。
其实朱棣带他去过太学,他也见到过许多课题模型,例如飞机、铁甲舰、坦克、大炮、速射机枪、连发步枪、汽车等等模型。
可是看是一回事,真实被人描述是另一回事。
他们只知道这些东西的作用,却不知道如何运用。
其它暂且不提,单是朱高煦所描绘的大明海军蓝图,就足够他震撼多年。
“一百年后的大明,在海上必须要有十二支海上舰队,不得少于二十四万服役兵卒,三百艘主力战舰和一千五百艘补给舰。”
“再往后就必须往高精端不断深入,这些东西我会在日后编撰一本文册传给你和你父亲,让你们知道未来应该怎么走。”
朱高煦脑中还有许多关于未来的构想,而这些都是前世他所了解到的。
有这些东西,日后的大明能少走很多弯路。
即便日后大明被取代了,继承大明的国家也能沿着这条路继续向前走。
当然,如果他们不愿意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