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难攻略 > 第539章 重登吉林城

第539章 重登吉林城(4 / 11)

张成山起身回礼,朱高煦也转身看向他:“你是张渤海的哥哥对吧?”

“回陛下,张侍郎是臣的弟弟。”张成山受宠若惊。

“倒也难怪了,你政绩还算不错,你弟弟张渤海也有几分本事。”

朱高煦点评道:“你父亲早年随我作战,我虽不记得他,但他能教导出你,而你身为长兄,又能教导出张渤海,可见家教。”

“臣惭愧……”张成山谦虚着,朱高煦则是开口道:“与我说说吉林府的大小事情吧。”

“是!”张成山闻言精神一振,如数家珍般将吉林府的一切告知朱高煦。

吉林是新朝的从龙之地,而朱高煦、亦失哈、孙铖、王义、孟章等人又曾在这里度过五年的战斗岁月。

对朱高煦来说,吉林不是故乡胜是故乡,对于其它臣子也是一样。

正因如此,能到任吉林府的官员,必然是政绩扎实的干才,所以吉林府也被先后十一任知府经营的十分富庶。

曾经的吉林船厂是如今大明三大内河船厂,仅次于四川的巴蜀船厂、湖广的湖广船厂。

单说吉林船厂内部工人便多达一千二百人,半数负责维护,半数负责造船。

此外、吉林的矿区和工厂也容纳了近一万四千余名工人,每年出产的水泥、木料、铁料等资源都十分可观。

不仅如此,吉林也拥有仅次于北京的农学院,并留有太学的分校在此研究适合东北的各类科技。

得益于每年都有权贵从京城返回吉林避暑,故此吉林的物价便宜,工作繁多,经济十分发达。

府内大部分百姓都把田地租佃给了别人耕种,只在吉林城内享受。

饶是如此,去年吉林府一府之地便交田赋二十五万六千石,税钱六万六千余贯,二者折色后,吉林府缴税十五万贯。

这份成绩放眼整個大明并不耀眼,但却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