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难攻略 > 第552章 辛亥变法

第552章 辛亥变法(3 / 10)

于朝廷工价的工价。

朝廷的工价,即便是力夫,每日工价也在四十文到五十文不等。

然而在当下的市场中,普通小县的力夫也不过才二十文的工价,诸如南京、北京、苏州这样的大城才能达到三十文。

朝廷一来,地方商贾的利益便会遭受损害。

当然,这所谓损害不过是原本能凭借一个人赚十文,如今只能赚五文罢了。

朱高煦这么做,便是在抬高工价,但他也并非是无脑的抬高工价,而是按照正常工价的涨幅,提前将工价一点点的抬高。

洪武年间,即便是南京等城池,力夫工价亦不过二十文,小县城仅有十余文。

而今三十余年时间过去,随着大量黄金白银流入,加上交通带来了足够的便利,凡是有铁路经过的地方,物价都要远远低于其它县城。

物价变得低廉,不仅让百姓得利,更得利的是那些商贾。

原本一个人创造一百文的价值,商贾仅给二十文工钱,原材料三十文工钱,二十文用作运费,商贾赚三十文。

看似很少,但商贾麾下有数十人帮忙干活,每日能创造一二的贯财富,一年下来积少成多就是数百贯。

如今运费和材料费因为火车出现而降低,甚至减少了时间,商贾一年能赚上千贯,而发给工人不足自己所获二分之一的工钱。

朱高煦要做的,就是让他们把因为朝廷而多赚的那些钱吐出来给工人涨工价。

这样侵害他们利益的事情,他们自然不会高兴,但他们的体量太小,根本无法寻找自己在政治上的代言人,所以面对朝廷的政策,只能低着头默默提高工价。

这一切,便是朱高煦想要看到的……

“经户部监察并回收国库,此次庚戌之案先后入库金银铜钱近一千八百万贯。”

“此外积攒的货物、耕地、宅院也尽数变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