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兴大案,这样的朝廷又怎么能够长久呢?
一杯接一杯,渐渐地,于谦也不知清醒的倒在了酒桌上。
他所学的那些东西有用,但不能完全适用当下。
相比较他,王回、徐硕、江淮这群人才是能适应当下的人。
“硫酸厂要建立在远离城镇的地方,这点要格外注意。”
“面粉厂也得注意,如果遭遇明火,那可是会爆炸的,马虎不得。”
“硫酸厂距离磷肥厂不要太远,以便……”
北京户部衙门内,王回正在有条不紊的制定着北方的经济改革计划,对于许许多多需要注意的事情,他甚至编撰为册,发给了前去改革的官员,以及当地的地方知府、知县。
北方能否翻身,关键就在于这一仗。
打好了,北方不用依附南方,南方也不会再因为每年给北方调拨钱粮而抱怨。
只有经济对等,双方关系才能对等,经济就是南北矛盾的几个根本之一。
“事情如此,尔等前往地方,不得以京官身份而耀武扬威,知否?”
“下官领命!”
站在上百名户部员外郎面前,王回冷脸训导众人,众人作揖回应。
“去吧”
随着王回一声令下,众人纷纷作揖离去,王回也回到了自己的书房之中。
这样的画面,不仅仅存在于户部,还存在于刑部与礼部。
不同的是,徐硕和杨士奇无法直接干预地方衙门的事情,而是只能通过吏部和户部对地方布政司进行控制和调整。
光在直接性上,二人便慢了身在户部的王回一步。
“陛下,都运作起来了……”
乾清宫内,休养一年多的亦失哈返回了宫中当差,并与朱高煦汇报着当今天下的变动。
对于这一切,朱高煦似乎充耳不闻,却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