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朕能走到对岸吗 > 第491章 新型造纸术,活字印刷术!

第491章 新型造纸术,活字印刷术!(2 / 7)

谁错。

如此一来,这一选拔机制的操作空间就很大了,士族们可以完全控制谁来晋升。

这样下去自然是不行的,天子肯定不能坐视这种情况出现,于是汉章帝在察觉到了这一点后,举行了一次著名的白虎观会议。

这次会议直接规定了标准教材和标准答案。

标准教材即儒家经典,标准答案即三纲六纪,不管你是贵族还是平民,只要你回答的内容是标准答案,那么审核官员也不能说你是错的。

即便审核官员有私心,也不能公然偏袒谁。

再加上后来蔡伦发明了纸张,让普通人书写文字的难度大大降低了,于是汉顺帝登基之后就在察举制的基础上增添了笔试,让士族更难控制晋升通道。

不过这一改革也没持续多久,就又出现了漏洞。

这个漏洞,即大名鼎鼎的“释经权”。

简单来说就是国家虽然规定了教科书,但如何理解这几本书的内容,怎么给这些书写教辅材料,那就不是天子说了算了。

于是从东汉中期开始,一大批以“释经”起家的士族官员,如马融、郑玄、卢植等大儒,开始迅速出现。

类比后世的话,这些从事释经工作的大儒,就相当于培训机构的教培老师。

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儒家经典做注释,然后再来教学生。

士族很快通过这一方法再度控制了考核机制。

原因很简单,虽然大家学的都是标准教科书,考试的时候大家背的答案都是一样的,无法分出高下。

但等到考对书中内容的理解时,那些寒门子弟就完全不行了。

因为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这些,这些“理解”都是士族们自己写的,然后他们再拿出来出考题。

这样一来就只有他们的后人和学生才能答得出来了,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士族彻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