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光宗耀明 > 第172章、自有大儒辩经

第172章、自有大儒辩经(1 / 6)

大明当然有过因言治罪,但那好歹是言官、朝参官等激怒了皇帝。

像这样只是平日里放肆说了什么就被锦衣卫抓了,还阉了,士绅们当真是极为共情的。

太可怕了。

而从仁宣之后,大明对民间就再没有过这等“高压”,如今舆论环境可谓相当宽松。

要不然江南怎么会传出朱棣诛了方孝孺十族这样的鬼话?

山高皇帝远,他们知道自己身边就有锦衣卫的概率远远低于京城,因此现在愈发同情京官和在京城里的士子。

“厂卫横行,万马齐喑!”还是工地的东林书院内,顾宪成身后好几个人都摇头,“真不知如今的京城里是怎样可怖景象。”

由于李三才的慷慨解囊,再加上顾宪成从其他一些人那里化缘来的捐助,东林书院内热火朝天。

“天下事,天下人都议论得!如此暴行,岂是仁君所为?杀得天下人敢怒不敢言,于国何益?于民何益?”

“我实在想不通,王太仓就不说了,沈、申二位在朝,何以如此不堪?万历年间国本之争尚且能够屡屡劝止,如今这等羞辱士绅文教之事,竟柔懦不前了?”

“持身不正,心有忌惮罢了。”一个细眉长须的中年人冷笑一声,“昔年我在京,京察时大天官便饱受攻讦。其时虽然仅为行人,我为大天官辩白几句,便遭群起而攻,被贬典史,这才辞官归故里。京察为何这么难?大多持身不正,欲以为党争之用尔,焉敢如实被察问臧否?”

“存之兄言之有理!”另外几人连连赞同。

这细眉长须的叫高攀龙,听顾宪成说东林书院能重建了,立刻闻讯而来。

现在高攀龙又说道:“昔日我在行人司,精研二程和朱子著述,还编纂了《日省编》。依我看来,如今陛下是怒其不争!”

其他几人愕然看着他,顾宪成则止步回看,眼神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