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光宗耀明 > 第177章、儒术为体,百家为用

第177章、儒术为体,百家为用(2 / 5)

心头一震的待遇,然后又解释着,“这算得上另辟蹊径了,自然更难。其学制不同,考选法子也不同……”

朱常洛能让他们听到的,自然都是更新颖的法子。

科举如今只考士子对经义的熟悉程度、考较他们对于一些具体事务的理解。这种理解,也一般是站在上位,从战略和方向的角度进行阐述,具体操作和执行细节上并不做太高要求。

但朱常洛对这百家苑,采取的则是类似“必修”加“选修”的模式。

太学之中的大学苑,参加考选的门槛是已经名列过乡试正副榜之人;而百家苑,参加考选的门槛则是有生员功名就行,时间也与中学苑的考选错开。

考选时候,就采取了目前科举考察内容成绩加上杂学成绩的综合选拔方式。

这意味着秀才确实可能因为更加精于杂学而在综合成绩上超过一些举人。

“进入百家苑后至少要学满五年,经考较有了举子学问,再加上另有一门以上杂学可谓专才,故而可赐同进士出身。”朱常洛说道,“仍是儒门子弟,无非另有所长罢了。”

这就是他所说的儒术为体、百家为用。

至少表面上看,这只是如今的学子当中分流出一些人罢了,确实是另一条蹊径。

将来的功名出身是进士当中最低的一档,也足以打消一些人的顾虑。

只不过这只是开始,对朱常洛而言,后面大有操作方式。

事实上现在就已经有人想到一种十分便捷的操作方式了:先以恩荫进入太学小学苑,学满之后就有了生员功名,自然可以继续恩荫进入百家苑学专长。

太学诸苑如今商议出来的学制都是三年。

从太学里,只要能够顺利学成考满,那便是六年出一个有举子功名的后人。

中学苑虽然年年从面向举国生员们考选,但从太学小学苑之中录取一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