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光宗耀明 > 第177章、儒术为体,百家为用

第177章、儒术为体,百家为用(1 / 5)

京营首官也参会,这场会议自然还有关于京营或者说军队的事。

这也是与太学有关的,是朱常洛准备在其中塞进去的第一个私货。

“兵甲之利,营造之巧,算学、历法、医术、农学、水利……”朱常洛看着他们,“历朝历代都认为这些是小道。对朝廷而言,还是要许多精于这些学问的人才。过去,有些能臣或因职责、或因喜好,在有些杂学上颇有建树,就好比潘季驯,好比李时珍。但若是一时急需,又从哪里迅速选用?”

潘季驯治黄淮,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已由其子献予朝廷。

朱常洛复着古,也藏着新。

“朕以为,于国有益者,皆应着意培养,量才而用。”他看着众人,“监生编入太学大、中、小三院之后,国子监却暂时空了出来。汉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朕倒觉得,该是儒术为体,百家为用。这国子监,莫若再设个百家苑,择诸多有心杂学者进学,自成一体,为国育良才……”

有了在紫禁城右手边的太学,再有个孔庙旁的百家苑。

左为尊,体例上是说得过去的。

但皇帝提出的这个想法还是让众人十分意外,担心风评。

只有田乐知道这是“百业皆列朝堂”的开始。

“臣以为可!”他开口道,“陛下有圣君胸襟。体用之说既安天下士绅之心,也给了精于杂学之人、士子中另有喜好之人多一条进身之阶。儒门要重振士风,多些鞭策也是好的。”

工部尚书也很直接地感觉到这是一个有利于工部的决定,立刻出言附和。

倒是已经定下来要专管天下文教的太常大学士申时行犹豫地问道:“这百家苑的学生,又如何考选?学成考满如何选用?也予功名吗?为官还是为吏?”

“自然是与大学一般,学成考满即可授官,赐同进士出身。”朱常洛毫不犹豫地给出让众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