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被谢廷赞染指过的书,看他气鼓鼓地去自己家拿着自己的手条拿银子。
夜里回府之后,果然听管家说谢廷赞来过了,拿了一百两银子走了。
他吃完饭到了书房,忙了些别的事之后才看起那本书来。
看着看着,他倒是知道谢廷赞为什么不建议他四处去寻这本书来看了。
堂堂户部尚书,指名道姓要找这本书,那确实不成体统。
只不过……确实是奇书啊……
……
常庆安在江南是有源源不断的信件到北京的。
要不然朱常洛也不会给他回信说什么糙米粳米都吃得。
正式进入了新一年的工作状态,朱常洛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变成了回信。
都是奏本。
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工作量。
公开的题本都由内阁先票拟意见了,但经他集体或者单独接见、任用到地方上的许多人,朱常洛都提醒过他们可以奏本奏事。
刘若愚和邹义两个人已经有了分工,一个人专门负责奏本的整理,一个人专门负责题本。
而且位置都不同。
奏本都交到了养心殿那边去,题本则在乾清宫。
题本的整理也不再是由内书房来完成,这个活交给了翰林院赞画馆,邹义只是一个校对员、收发员、整理员。
魏云中本以为这赞画馆是多么厉害的存在,上班之后就成了社畜。
但他们见识到皇帝览阅奏疏的方式之后,已经对皇帝这么高效率处置许多事情不奇怪了。
今天皇帝不在乾清宫,他们面前是海量的题本。
正旦节大朝会的四道旨意颁下去之后,地方上的第一批题本正在涌来。
所以皇帝准备干脆等到再过一段时间,全面地、集中地看看整个大明地方对此的反应。
皇帝在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