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光宗耀明 > 第204章、朝中之朝

第204章、朝中之朝(2 / 6)

挑动大明地方文官和乡绅。

还是那句话:大明如今人丁更多,田土只会开垦出更多而不会少。永乐减半提收屯田籽粒之后,就没有改过军屯税制,消失的几百万石屯田籽粒,在地方上是官吏、乡绅与卫所武官们的共同利益。

朱常洛这是要在“收”这个层面厘清军队系统经济基础了,而在“支”的层面,为了钳制军队,粮饷发放上有抚按过问,下有户部专派的督饷郎中或主事进行交割。

但这些都只是筹划,而不是立即行动,所以先留心详细的利益关系。

离开之前他站起来说道:“枢密枢密,中枢若不密,事则坏矣。朕把话说在前头,法无常形,后面具体要如何改,存乎一心罢了。但若是筹划不密,枢密院中只有军法!”

“……臣等谨记。”说这些的,是兵部的侍郎、郎中们和太仆寺的文臣们。

目前只有五品以上兵部文臣参与这会议。枢密院之下各堂文臣都会有武职,甚至五军都督府那改为文职的都督,品级都高得吓人。

侍郎或者会挂上将来重新定了武职之后的二品武职,还能因功得武衔。五品郎中和太仆寺诸官兴许现在摇身一变就在枢密院里多了个三四品武职,这枢密院体系下的文臣得到的另一份津贴全系于此。

更重要的是,皇帝相当于要把整个朝堂上文臣们对武臣的压制限制到枢密院里来罢了。

是让大家既有着共同的利益,又只能凭枢密院之中的这部分文臣及皇帝的支持来平衡武臣。

兵权在握,皇帝才不担心其他问题。

所以在枢密院之中虽然只能平衡武臣,但他们却又比其余一房三院里的文臣更亲近皇权。

在京武官的俸禄可是皇帝金花银直接发,他们的心态因此自然有转变,也必须要转变。

微妙的情绪已经在他们心里流淌了许久,漏泄军务机密的罪,他们是不敢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