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制的李贽等人来说,这真是让人十分惊愕的朝会排班。
此时此刻,申时行、王锡爵等人的心情是十分凝重的。
因为刚才的朝会上,第一件事就是皇帝下达了关于枢密院的旨意,枢密院的人事架构和特殊属性满朝尽知,然后迅速进行了重新站班。
自此之后,文武殊途的武班里有了一批专门的文臣,大明有了第一个枢密使,从一品的实职武相。
暂时,田乐所站的位置还要超出申时行和王锡爵一排,在武班文臣的最前面。
接下来第二件事,皇帝关心了今年该举行的武举乡试的进展,并且下了旨意明年举办武举会试和殿试。
武举还会有殿试!
第三件事才是关心地方太学生考选的进展,要求大学苑、中学苑、小学苑和百家苑在年底之前接收第一批学生入学。
然后便是李贽等人来到御前。
行过了礼之后,皇帝以李贽年迈为由,许他站了起来。
顾宪成、高攀龙、曹学佺、臧懋循仍旧跪着。
朱常洛看着他们,眼睛看向了身穿青色官袍的曹学佺:“南京大理寺左寺正,你官秩正六品。朝廷政令利弊,你若有意见,为何不具本呈奏,反而寄于诗文?”
皇帝区分他们当中的在职与否,曹学佺跪着看向朱常洛:“人微言轻,呈奏也无用。寄情诗文,略述忧怀罢了!臣不知叶尚书为何因此弹劾臣等以诗文会友!”
“臧懋循,那你明不明白?”
朱常洛先处理的是金陵诗社的事,臧懋循闻言回答:“草民也不明白。”
已无官职,又不是正常年老获准致仕,臧懋循现在确实是草民。
“申太常,你说呢?”
申时行微微吸了一口气,先走到他们几人面前,然后弯腰道:“叶进卿为朝廷政令计,忧虑他们鼓动民情对抗朝政,故而参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