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光宗耀明 > 第216章、举国的“抄家”

第216章、举国的“抄家”(3 / 7)

的事。无论如何,朝廷不允许被这种事要挟住!朝廷财计刚有改观,不允许又退回去!明年举子恩科取士、乡试加正榜名额。再加上太学,三年之后,大明不要因为青黄不接而无法应对官员集中请辞!”

又喊来了王锡爵和陈蕖:“能任事,能操劳的,不吝褒赏。勤职奖廉银,地方上给足便是!即便地方上有再多阻碍,宗旨只有一条:为朝廷办事,朕就不会亏待!”

也许接下来的三年里,地方士绅在厉行优免之余将会十分坚决地断了什么孝敬。也许地方存留下来的银子满足不了地方官吏的胃口。也许他们要拿着比以前实际上更少的钱干着更多的事,还要面临诸多不合作与推脱。

但这就是改革会遇到的问题。

风气改变过来,就是不容易的。

变动过快是不好,但是安安稳稳地、流动不足也不好。

不论如何,皇帝对于这一批请辞的态度是:都允了。

然后反手颁下旨意:明年开恩科,明年乡试各省都加一些正榜名额。

说不定后年会试还要增加取士数量。

“不加赋税,朝廷冗官,养士如此之多,钱粮从何而来?”

国子监的监生正处于“身份变动”的时间。

太学即将开学,他们当中优秀的那批,是直接转入大学苑。

他们本就是各地遴选呈贡,倒不必经过考选。

但现在他们也在议论他们的将来,毕竟恩科、乡试正榜名额增加、官位增多,对他们的前程都有影响。

上了车的就想被门焊死,稀缺才有价值。

“厉行优免,自然是取自官绅之家。”

这一伙议论的几个人没有提到商税。毕竟在他们的认知里,能把生意做大的商户,岂是大多是“儒商”之家或者“儒商之族”。

科举、联姻……既然有钱财,终究是比普通小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