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洋行那边从朝鲜、辽东买来大木,新船造办,今年也有二十来艘了。”
“还不行。”朱常洛皱着眉,“那利玛窦奉朕旨意从西洋叫了一些人来,遮洋行的船匠这些年都只是修船。遮洋行的旧世遮洋船,跑一跑朝鲜和大明沿海还行,要去南洋,还是险了一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今钱不缺,是博采广船、福船、西洋船之长,再造新宝船的时候。”
葡萄牙人先在马六甲一带站稳了脚跟,西班牙人也出现在了菲律宾一带。
这两年多里,朱常洛也关注着这些方面的情报。
如今大明当然也有跑海贸的,规模也不算小。
但如果朱常洛要以昌明号为基础去做,不能像他们一样顶着那么大的风险,不顾路途之中的损失,也想方设法自己偷逃自己的税。
目标大了,盯着的人就多。
茫茫大海之上,真海盗和假扮海盗的敌手、西方商战两用的货船,可不会管什么昌明号的招牌。
和海防道的关系,行船于大海之上的护航之事,都需要考虑。
而一切的基础都是更可靠的海船。
无奈宝船已经不在了,或者就算在,如今连重建三大殿都缺大木,恐怕也很难再大规模复造起来。
朱常洛也不想纯粹只是复建,想着博采众长,改进一下,把大明的造船产业重新整合上一个新台阶。
想了想之后就说道:“你先和如今有意向的几家海商一起合计一下,到广东廉州府、琼州府或其他合适地方找个位置吧。大木的话,交趾大概还很多,云贵广西深山里的大木运到那里也容易一些。既然将来是昌明号出海贸易,朕还要安排一下,配上护航战舰,以免去了之后受西洋战舰欺负。海贸利之所在,争斗免不了。在那之前,昌明号向他们供更多好货就行,你们晋商过去也没有沾过海,需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