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点,也涉及到朱常洛对宗室的安排。
一直到今天,除了蜀王、潞王、楚王三家,朱常洛还并没有让其余藩王加入到昌明号的体系里。
后面想把他们的赐田等都纳入到皇权管理的体系,总要交换给他们一些好处。
允许宗室子弟进学、经商是一方面,还有一点是朱常洛一直考虑着的。
反正总是大航海殖民时代,寇可往,我为什么不可往?
一共就这么多家宗室罢了,朱常洛想把他们都撒出去。自由自在,做个真正的藩国之主,对大明来说都是将来的种子。
当做自己的国度来治理、教化,总比朝廷直接派出流官来得成本更低吧?
但往外走,没有武力是不行的。
这些武力还要可控,至少不要随便反噬。
王珣不知道皇帝现在考虑得这么多,但还是先听了命令。
先造更合用的海船,先准备护卫体系。
对朱常洛来说,这又涉及到来年的漕军改制。
在内陆进行漕运,他们实际上已经都失去了作为“军”的底色,实际上就是一批事业单位。打仗不行,赚钱第一名,私货夹带那叫一个溜。
可是内河上的水师,在大海之上实在不行。
沿海诸省的海防道,其实差别也不大,基本都是在沿岸浅水区晃悠。
大明的海军建设,也要提上日程了。
这样一盘算,泰昌二年末的大明天子听闻今年千万两赃银已经安排好解运事宜之后,只是感叹一声钱仍然不够用。
……
过完了年,紫禁城外朝的改建工程正式开始了。
是至高无上的紫禁城,是将来朝堂的中枢,紫禁城内自然一时大匠云集。
最先开始建的是乾清门南面的原先建极殿所在的区域。
石台高耸分为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