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光宗耀明 > 第221章、大明学科建设

第221章、大明学科建设(5 / 7)

孔尚贤只是半吊子,他能以为如何?

点头机器罢了。

去年就开始厉行优免,虽然皇帝没有盯着孔家,孔家多交了一些赋税之后也没有去深入追查,但只差把实用两个字写在脑门上的皇帝是隐隐露出獠牙和觊觎的口舌的。

只要儒门地位不变,孔尚贤疯了心才会跳出来。

朱国祚则率先点头:“今日听得陛下分解,豁然开朗。如此一来,礼部管着天下僧道,其实也合乎学问大道。”

他是皇帝亲自拔擢、前途无量的人,而且迅速从礼部职责上找到了好理由。

连如今生命力依旧旺盛的道门、佛门学问都被拢括到了这个体系下,对儒门来说有什么坏处?

反倒是天下僧道听闻之后会心中不安。

申时行本以为皇帝设太常寺、说出了尊崇文教是因为文教有用这样的话之后,在太常寺要强调的只是学以致用。

现在皇帝却拿出了更具体的方向,这让申时行依旧思索着其中的变化。

眼看皇帝望了过来,申时行开口回答:“臣虽忝任太常,但于学问上远逊于诸位学士。陛下,若是这样做,将来是不是还会再效古法,分科取士?”

“能不能到那一步,当然还是看诸多学科里有没有杰出干臣。至少,百家苑是个尝试。在百家苑有成之前,科举又何必去动它?”

朱常洛的答案让申时行为之松了一口气,怕就怕一下变得太多。

但他还是继续谨慎地问了问其他四个在场的太常学士。

四个人当中,三个心学,只有方学渐一个更重理学。三个心学里,李贽和焦竑还都是倡导“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泰州学派,他们都是讲究“致用”的。皇帝的主张,对他们的胃口。百家苑更偏重实用杂学,当然会让更多往日不得出头的偏才有一席之地。

吕坤也只是略有失落,太常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